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洋)不久的将来,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到的不仅是白云和星光,还有连接万物、赋能万千产业的低高经济新时代! 10月14日召开的武汉空天地一体化项目现场推进会透露,武汉空域航线规划已通过相关部门联合验收。全市已建成低高起降点220余个,批准低高航线33条。规划到2030年,该市将建设1000个无人机机库,建设风、空、地智能管理中心。 ▲ 武汉空天地一体化项目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在推介会上,武汉市交通运输局明确了武汉市低层线路规划,顶层设计是“三级线路网”。约4,260平方低高平方gh空域可用,占城市面积的49.71%。根据使用需要,建立了无低高目视飞行航线的“城市干线、支线、旁路”屏障。其中,主要高度航线为“三横两纵”,服务华北、华东航空交通枢纽。开通鄂州、麻城、赤壁、天门等方向10条跨城市航线,提供短途交通、旅游、轮渡连接。设立支线航线12条,涵盖航空交通、文化旅游推广、应急救援、空中游览、物流运输、城市巡检等,已开通24条行业航线,是全国首家开通两运输机场间低空航线、华中地区首家开通血液输送航线。 ▲ 顶层设计规划的武汉空域航线为“三级网络航线”。湖北天天全媒体记者王阳摄。时间东湖高新区分享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试点建设成果。示范区规划航线1600余条,航班总数5.3万个,总里程26.5万公里。城管事件处理效率提升30%,成为首个“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城市”项目。 ▲ 无人机将在L的建筑物之间穿梭,进行物流配送。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阳 摄 根据武汉设施布局拆除规划,希望到2030年,市民将看到新的低高生态和应用场景,包括:无人机物流、Evolt空中出租车、低空旅游、城市消防、医疗急救、电力巡检、警察巡逻警务、应急、勘察、测绘、勘探、 农业、森林、植保等。在城市物流方面,无人机将楼宇之间穿梭,将传统两小时的陆运压缩为半小时空运,生鲜食品、急件、医疗用品、医疗用户、革命性食品、医疗用品、生鲜食品的医疗使用效率提高。在公共服务方面,无人机将成为城市管理的“天眼”,在警务巡逻、电力巡检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无人机满天飞,如何保证安全和秩序?武汉市发改委介绍,地方相关部门将建立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和行政管理平台并存,并与军民航联动,实现三方定期沟通、联合审批、信息共享、应急协调,确保空域管理的畅通。未来,所有德飞行计划的申报、审批、动态监测、气象服务均由平台实施,实现“一站式服务”。 “通过网站办理服务”,确保汉人流量正常。 ▲ 航飞技术简介。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图:武汉成发集团旗下的武汉航发集团与武汉航飞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浦州科技公司负责运营武汉天地一体化项目。该公司总经理王静介绍,该项目通过空中、空间、陆地三层架构,构建三维传感网络:“风”指低空空域和卫星定位,“天”指地球,共同实现城市所有监控。按照“计划一次、分步实施”的原则,五年内,武汉将建设1000个无人机机库,配备3000余台套设备,用于无人机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起飞、降落、充电等功能,并提供通信、气象、导航等保障。目前,已完成121个机库建设,覆盖1—5个区。预计今年年底前建成400个无人机机库,实现三环以内全范围、三环外60%以上城市范围、主要商圈、主要交通干道、交通枢纽、美丽区域全范围。 ▲ 五年内,武汉将安装1000个无人机机库。据悉,武汉天地一体化项目正在规划10类42个政府工作场景和5类11个商业应用场景。目前,位于航发智慧城的空天地一体化运行管理中心正在筹建中,拥有66架飞行椅,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到今年9月为止武汉聚集了170多家低层经济企业代表,预计全年产业规模增长20%以上。